南湖区奋力打好外贸“突围战”
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昨日在广州开幕,作为中国外贸的“风向标”,这场盛会再次成为全球客商关注的焦点,南湖区59家企业将携151个展位亮相。
记者了解到,此次广交会南湖区企业展位数较上届增加9个,其中9家企业以36个品牌展位亮出“硬实力”,50家企业通过115个一般展位展现“新活力”。从电子消费品、新能源产品到箱包服饰,南湖企业以多元化产品矩阵和市场布局,向世界展示“南湖制造”的升级脉动。
这也是“关税战”背景下南湖企业的一次“突围之战”。
展位扩容背后的“突围之战”
第137届广交会在广州分三期举办,昨天启幕的是第一期(4月15日至19日),共有29家南湖区企业参加。现场,参展企业以“先进制造”为关键词,展示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电子及家电、机械设备、新能源等产品。
浙江亚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4个品牌展位上展示高端工具产品;浙江凯驰电动科技有限公司携新能源自行车亮相,呼应全球绿色消费趋势;嘉兴国贸云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4个特装展位“带货”嘉兴箱包……先进制造是南湖区的传统优势领域,参展企业分别携电子消费品及信息产品、家用电器、汽车配件、工具五金等10余个品类上千款产品亮相,既有传统优势产业的深耕,也有新兴领域的突破。
“我们带来了100多款产品,摆了2个摊位。”浙江亚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吴之洲告诉记者,除了在先进制造展区展示园林和电动工具,还在本届广交会新增的服务机器人专区设了一个摊位,主打产品为新研发的一款智能割草机。
吴之洲介绍,参加今年的广交会有特殊意义,鉴于当前国际贸易环境,特别是面对“关税战”冲击,公司调整策略,重点开发新兴市场,此次广交会前,除了邀请欧美、日本的“老伙伴”,也邀请了一批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新伙伴”。另外,公司下一步会研发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希望迅速壮大在新兴市场的份额。
记者发现,此次广交会上南湖区品牌展位占比达23.8%,较往届显著提升,反映南湖企业向“品牌出海”的战略转型。区经信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受“关税战”等因素影响,外贸企业承压明显,以广交会为支点,南湖企业正奋力突围。
参展企业有的主打技术赋能,如浙江亿鹏机械做精工具,以“技术溢价”应对市场压力,斯帝特能源迭代新能源解决方案,契合“双碳”目标下的国际市场需求;有的打造“柔性”供应链,应对波动风险,如嘉兴罗中进出口有限公司参展产品横跨通用机械及机械基础件、建筑及装饰材料、家居产品、箱包等多领域,通过分散布局抢抓机遇,嘉兴思凯服饰以“品牌+一般”双展位模式,兼顾高端定制与大众市场。
小微企业的“韧性生长”
记者了解到,本届广交会第二期将于4月23日到27日举办,聚焦“品质家居”,设消费品、家居装饰、建材家具等核心展区,嘉兴市瑞森户外家具有限公司、嘉兴市南湖区永利金属家具厂等南湖区企业将参展。第三期将于5月1日至5日举办,聚焦“美好生活”,设纺织服装、食品医药、休闲用品等核心展区,浙江海发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嘉兴思凯服饰有限公司等南湖区企业将携男女装、箱包等产品亮相。
3期展会上南湖区共拿下的151个展位中,115个为一般展位,占比76.2%,凸显南湖外贸小微主体活跃的特征。如嘉兴市南湖区太阳花蜡艺礼品厂以家居装饰品切入细分市场,通过产品的推陈出新维持国际客户黏性,嘉兴华丽士针织有限公司凭借服装饰物单品,印证“小而美”模式的生存空间。这些企业以灵活性和差异化,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
从“出海”到“扎根”,南湖企业的广交会征程,不仅是订单的争夺,更是在全球价值链中找寻属于自己的地位。多年来,南湖区企业像“候鸟”一样飞向广交会、飞向世界各地,承载的不仅是商品出海的期许,更是创新求变的决心,特别是在近年来全球贸易变局中,南湖企业以多元布局、技术深耕,书写着“稳中求进”的新篇章。去年,全区实现出口401.42亿元,同比增长16.1%,增速全市第三。
当此非常之时,这场“广交天下客”的盛会,为南湖区外贸企业带来更多信心。区经信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南湖区重点企业除了积极参展、大力拓展国际市场,也加速了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进一步提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下一步,区政府层面将研究有效措施,给予企业支持,“拓市增氧谋长远”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政策扶持、市场引导、服务推进、管理升级等有效措施,鼓励企业参加重点外贸展会,加大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引导企业积极抢占国际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