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嘉兴 > 民生

政企联动架起电商“云桥”

嘉兴助力外贸企业开启双循环“新航道”

发布日期:2025-04-19 07:33 信息来源:嘉兴日报 浏览次数:

暮春四月,嘉兴热土涌动转型生机。

昨天,嘉兴市电商助力外贸优品拓内销对接会举行,百余家外贸企业与淘天、京东、抖音等九大电商平台面对面洽谈,共同探索国内市场新通路。

这场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对接会,既是应对复杂国际贸易形势的破题之举,亦是激活内需市场、畅通双循环的创新实践。

外贸承压突围 电商架桥破局

面对国际市场环境的动态演变,中国企业正以战略眼光推进发展路径优化,从单一外向驱动转向内外市场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外贸企业不缺好产品,缺的是对接国内市场的‘翻译器’和‘导航仪’。”浙江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处处长陈永红直言。在这场转型升级的浪潮中,渠道网络建设作为衔接供给端与消费端的核心纽带,正成为企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关键突破口。

此次活动瞄准痛点,集结淘天、京东、抖音、苏宁易购等头部平台,以及谦寻、交个朋友等直播机构,形成全渠道覆盖的“资源矩阵”,为外贸企业量身定制“出口转内销”解决方案。

“这绝对是一场及时雨!”蚕缘家纺张杰表示。这家老牌外贸企业,早在前几轮贸易摩擦中就已着手开拓国内市场,但以线下门店为主。可受消费转型的影响,其万达门店今年2月销售量几乎腰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线上购物,企业迫切需要打通电商渠道。”

秦越家纺过去一直专注于B端,为国内外知名品牌提供ODM服务,其中涉美业务占比70%。尽管在此次贸易摩擦中受到较大影响,其销售总监刘洁仍然保持乐观态度,她表示,在本次活动中,通过电商平台的介绍和政策解读为企业打开了做C端(个人消费者)市场的思路。

政策精准滴灌 平台各显神通

面对转型阵痛,政企协同打出“组合拳”。

嘉兴市贸促会副会长居惠华介绍,当地将通过持续优化环境政策,通过外转内的专项服务及跨境供应链的对接等举措,让嘉兴外贸在双循环中行稳致远。

一句“别怕,我们政府会一直陪在大家身边”,让人信心倍增。

其实,这场电商助力出口转内销对接活动,从接到企业需求到策划落地,只用了4天时间,省、市就合力拉来了一车干货满满的电商渠道资源。一家电商平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下车时看到,当地政府带着一群企业家等在会场门口迎接他们,他就下决心必须竭尽全力协助嘉兴打赢这场外贸企业护卫战。

诚如所言,平台方亮出“真金白银”:淘天推出“外贸精选”,为外贸企业开设入驻绿色通道,提供流量扶持和运营培训;1688设立嘉兴产业带核心区域免费展厅,符合要求的产品可获得免费展位和全域推广;京东计划投入2000亿元采购出口转内销产品;抖音电商启动外贸优品专项扶持计划,给予专项流量扶持、佣金减免降费、免息贷款助力周转等措施;谦寻等MCN机构则瞄准跨境电商与直播带货融合,推出“全托管代运营”模式。

“过去做外贸是‘一张图纸走天下’,如今转内销需要重塑产品逻辑和营销思维。”平湖良杰箱包负责人周跃良坦言,平台的政策解读让其豁然开朗。比如1688的“生意参谋”结合AI工具等,能精准定位国内采购商需求,这相当于给企业装上了“市场雷达”。

选品洽谈火热 转型动能澎湃

对接会现场,洽谈区与选品区人气爆棚。

长虹飞狮携碱性电池亮相,与两家电商平台进行了初步探讨,淘天平台还量身定制给出开拓国内市场的建议。谦寻(杭州)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助理王芳表示,此前已有多款来自嘉兴的产品亮相直播间,品质很高,销量不错,现在公司又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团队入驻嘉兴,专门帮助外贸企业带货。

据统计,活动当天共促成初步合作意向120余项,多家企业与平台敲定“一对一”深度运营方案。

转型并非一蹴而就。外贸企业从“代工贴牌”到“品牌出海”,从“被动接单”到“主动创需”,需要突破思维定式、重构供应链体系。

“外贸转内销不是简单的市场切换,而是产业链的重构。”浙江工商大学管理工程与电子商务学院副院长肖亮认为,嘉兴以电商为纽带,打通产销数据、重塑渠道网络、推动柔性生产,为全省外贸转型提供了“样板间”。

春潮激荡处,扬帆正当时。这场对接会的意义,不仅在于促成一批合作订单,更在于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平台赋能+企业转型”的协同路径。当嘉兴制造借力电商叩开内需市场的大门,一条更具韧性的双循环发展通道正加速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