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南北湖入选省第六批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全媒体记者 王培薇 通讯员 徐纯
本报讯 近日,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浙江第六批生物多样性体验地与2025年度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其中,海盐南北湖入选省级第六批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南北湖核心景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由于濒临杭州湾,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南北湖景区成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每年4月和10月份是候鸟迁徙季,鸣禽类、猛禽类、涉禽类等160余种鸟类在此停留、栖息、觅食。截至目前,景区共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近20种。
除了候鸟迁徙“驿站”,南北湖景区还拥有大面积山地森林,野生植物繁茂,共有野生木本观赏植物43科75属93种、野生花卉41科57属74种。2023年,景区还监测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珍稀濒危物种红豆树、浙江楠、茶等,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柃木、红淡比等珍稀植物。
近年来,南北湖景区致力于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样板,通过建设并修复钱江潮源湿地公园、北里湖湿地公园、三湾植物园,优化提升南北湖生态联勤警务工作站职能,使景区生态功能显著提升,进一步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保障生态安全。
为了深度挖掘南北湖景区生态资源禀赋,构建市民、游客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沉浸式体验场景,景区立足生态保护与科普教育融合发展理念,对全域景观资源进行系统梳理,通过科学统筹生态保护核心成果展示区与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打造出集生态展示、科普研学、自然教育于一体的南北湖生物多样性体验地,为市民、游客开启探索自然奥秘的生态之旅。
下一步,南北湖景区将在持续优化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智能检测网络,对重点生物保护区进行实时生态监测。同时,依托生物多样性体验馆、老茶厂科普制作室等点位,联合专业机构开发更多沉浸式研学课程,让市民游客深度融入自然,在寓教于乐中成为生态保护的参与者与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