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嘉兴 > 县市区 > 桐乡市

“四人组”一“出手”省下千万元

发布日期:2025-05-21 08:33 信息来源:融合编辑部 浏览次数:

团队成员在开会。

在桐乡,有一支平均年龄仅30岁的“项目推进天团”,在2个星期内协助6家企业顺利完成技改项目前评估,为企业抢出了黄金时间,更省下近1000万元。

这个“项目推进天团”由蔡毅、毛亚伟、杨怡菲、刘程程领衔,在濮院镇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办公室,他们正在忙碌地工作。

“帮我们节省了足足200多万元,这可都是真金白银。”桐乡万祥针织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德祥至今仍感慨不已。去年端午节前夕,该企业急需提交年产20万件羊绒服装项目的审批手续。为了不耽误企业的后续项目建设进度,“四人组”开启了和企业“点对点”的服务模式,让企业少跑腿、项目早落地。

护航员式的服务,让项目进度条有序加载。这个总投资5650万元的技改项目,一季度已完成投资1069万元,预计年底完工。

随着针织产业的转型升级,濮院不少企业抱定了向技改要发展的想法。几乎在同一时间,还有多家企业和万祥服饰一样,急需上马技改项目。

“大概半个月时间,就收到了8份申请。”作为团队“领队”,濮院镇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办公室主任蔡毅记忆犹新。这名“双一流”高校毕业的“90后”,带着团队开启奔跑模式,跑部门协调,帮企业完善材料。最紧张时,4人分头对接,将“串联办理”变成“并联推进”,硬是在配套费调价前完成6个项目审批,仅此一项就为企业省下近1000万元。

在濮院,“项目为王”不是口号,而是实打实的行动指引。濮院镇专门成立投资项目管理领导小组,以“流程再造、效率升级”为突破口,精简合并同类审批事项,实现“一份材料通用、一个部门受理”,审批时限压缩30%以上。

让企业“想改愿改”的同时,这个年轻团队还让企业直呼改得值。前期,为破解企业对政策“不了解、不会用、不敢用”的问题,“四人组”将设备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技术改造专项再贷款等政策“精准滴灌”到企业里。

通过定期走访和微信答疑,他们为嘉兴伊媚智能织造有限公司总投资8000多万元的设备技改项目,争取到了制造业项目生产性投资和重大设备更新项目奖励共500多万元。帮助这家成立不到3年的年轻企业,进一步算清了技改经济账,也增强了成长活力。

数据见证着奔跑的速度。2024年以来,濮院镇新开工技改项目18个,项目总投资11.7亿元。今年一季度,该镇完成制造业投资4.55亿元,增速144.9%,增速位列全市各镇(街道)第二,技改投资1.52亿元,增速329%,增速列全市镇(街道)第一。

与企业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眼下,这个“项目推进天团”还有38个重点项目在全面跟进,为桐乡外争资源、内增活力,持续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桐乡高质量发展的故事,正在这群年轻人手中续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