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震安全墙 淬炼应急硬本领——嘉兴市第三中学组织开展全校师生防震减灾应急逃生演练
5月12日上午9时,嘉兴市第三中学组织开展了全校师生防震减灾应急逃生演练。本次演练覆盖三幢教学楼,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以实战化标准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全流程演练:从避险到疏散的“生命时速”
演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应急避险”中,警报声响起后,师生迅速就近躲在课桌下或承重墙角落,双手护头、蜷缩身体,严格遵循“伏地、遮挡、手抓牢”的避震要领。
第二阶段“紧急疏散”启动后,各班按预定路线有序撤离,教师在楼梯口、转角处担任安全员,引导学生弯腰低姿、避免推挤,仅用3分30秒完成全部撤离,最终在篮球场集结。
疏散完成后,班主任立即清点人数并逐级上报。副总指挥邱琦峰副校长在点评中指出,演练整体达到预期效果,多数班级反应迅速、纪律严明,部分班级在避险动作规范性和撤离速度上表现突出。但也存在个别师生态度不严肃、部分班级清点人数滞后等问题,需进一步改进。
校长寄语:从实战演练到生命意识的 “双重升华”
紧接着,总指挥蔡丽青校长发表讲话,她强调:“5・12是一个需要永远铭记的日子,我们不仅要缅怀历史,更要从中汲取守护生命的力量。”她指出,地震演练不仅是对逃生技能的检验,更是对意志品质的锤炼。“希望全体师生将每一次演练当作真正的‘生命考试’,把防震避险知识转化为肌肉记忆,在关键时刻能够冷静应对、保护自己与他人。”蔡校长特别提到,安全意识是校园教育的重要底色,学校将持续完善应急机制,为师生筑牢安全防线。
多层级培训:从方案到实操的“精准落地”
为确保演练实效,学校提前开展了系列准备工作:5月8日组织教师培训会,明确岗位职责与逃生路线;5月9日通过班会课向学生讲解避震知识与疏散注意事项;5月12日早自修进行最后动员,强化师生应急意识。邱琦峰副校长在点评中也肯定了前期培训的成效,认为“规范的流程和充分的准备是演练成功的关键”。
沉浸式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度融合”
演练结束后,202班学生代表林琳同学在国旗下发表题为“防震减灾,守护生命”的演讲,呼吁同学们主动学习防震知识,积极参与演练,以实际行动守护校园安全。此次活动还结合升旗仪式,将安全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强化了师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本次演练严格参照《防震减灾基本知识与技能大纲》要求,通过“理论培训+实战检验+总结提升”的闭环模式,切实提升了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未来,嘉兴三中将持续优化应急预案,常态化开展消防、防踩踏、防溺水等多元演练,为构建平安校园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