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得34个“国字号”荣誉
嘉兴实现市、县两级全国文明城市“满堂红”
行而不辍,功不唐捐。文明嘉兴的砥砺“长跑”,再次迎来喜人答卷。
昨天,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
嘉兴获得历史性突破:桐乡市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至此,嘉兴实现市、县两级全国文明城市“满堂红”,数量居全国前列。与此同时,嘉善县西塘镇、海宁市长安镇被评为全国文明镇,南湖区凤桥镇联丰村等11个村、嘉兴海关等15家单位、张一家庭等3户家庭、嘉兴一实学校等2所校园分别摘得精神文明建设的“国字号”荣誉。此次获奖主体数量共34个,创历届之最。此外,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秦山核电首席技师何少华获得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这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既是对500多万南湖儿女同心同行的高度肯定,也是嘉禾大地上为民初心的生动注脚。
百年红船破浪起航,精神火炬生生不息。
新时代的南湖儿女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始终秉持“坦荡如水、胸怀若海、激情似潮”的品格,在感恩奋进中接续奋斗,在时代浪潮中砥砺前行,无数的文明之光,汇聚成星河万里,照亮了城乡精神的广袤原野。
全域出彩:城乡文明“美美与共”
众力所向,激荡同心共创的铿锵节拍。
近年来,嘉兴全市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将精神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高品质生活一体谋划,“上下一盘棋、全员总动员”,把创建活动延伸到各个领域、各种行业、各类人群,让文明新风吹遍城市每个角落。
向“微”处着眼!从群众关心的实事、难事、小事出发,嘉兴因地制宜创新开展微创意育民、微改造利民、微配套便民——“三微”工程,把大众关注点转化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上集中发力。
“小区里更需要哪些适老化改造?”“城市街角方寸之地如何优化?”为了切实满足群众需求,嘉兴开通了“有礼创建大家谈”“你我来协商”等渠道,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做到“事前”问需于民。
2024年2月,《嘉兴市“美好生活·惠在社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与城市精细化管理一体化推进专项行动方案》出炉,179个“三微”项目逐一提上日程,例如建设口袋公园、配套文明晾晒区、改造扩建停车位等,一个个“小角落”迎来了“大变化”,让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到了文明创建带来的幸福与美好。
从“村”字破题!以文化赋能城乡精神共富,嘉兴不断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模式,既关注到农村人居环境的“面子”,又做实民生幸福的“里子”,推动乡村从“环境美”向“生活美”进阶,实现从“外在塑形”到“内涵铸魂”的跨越,让文明之花绽放在嘉禾大地的每个角落。
从“要我干”到“我要干”,南湖区凤桥镇联丰村构建了“7名包联干部+50名网格长+320名网格员+100多名网格能人”的治理体系,连接起全村5798名常驻人员,村里的重点工作、与百姓密切相关的事,都会通过议事会、夜访、村情简报等协商议事的方式,做到听民意、由民定,既讲原则,又兼顾人情。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注入“软实力”,联丰村成为乡村游热门地,2024年联丰村旅游收入超400万元。
在桐乡市石门镇墅丰村,文明因子为基层治理提供动力,“三治积分”可兑换食堂服务,数字手表守护独居老人,“艺术乡建+数字治理”的文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在海盐县沈荡镇永庆村,一周一课堂、一月一活动、一季一庆典、一年一村晚,让当地的文化礼堂成为村民的精神地标……
从环境焕新到民心凝聚,从村庄蝶变到幸福满溢,文明新风如春风化雨浸润着嘉兴城乡。
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持续提档升级,以“大门常开、活动常新”的姿态融入群众生活。村K激情开唱、村BA热血开赛、村舞活力跃动、村超精彩对决、村棋智慧交锋,一场场老少皆宜、人气火爆的文体活动轮番上演,“村潮·‘嘉’和万事兴”品牌愈发亮眼,成为展现嘉兴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闪亮名片。
全民崇德:厚植文明“行为自觉”
全国劳模、浙江省荣军医院护理员殷顺民35年如一日,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在护理员岗位上无怨无悔地为伤残军人服务;感动中国人物朱丽华,虽双目失明,却刻苦钻研中医推拿技术,为无数患者缓解病痛,还捐出积蓄让数百名寒门学子顺利求学;“中国好人”张根宝为了一句“我会照顾好他”的承诺,16年来风雨无阻,即使面对家人的不解,依然坚持照顾看护对象的孩子……回望嘉兴“好人之城”的版图,每一个闪光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他们身份不同、经历各异,却拥有同一种精神、同一种力量,催人奋进。
放大“好人效应”,用身边看得见、摸得到的鲜活事例感染群众。嘉兴持续擦亮“嘉有好榜样”典型培育品牌,让榜样精神“抬头可见”。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选树市级及以上各类道德典型1000余例,其中全国级荣誉88例、省级荣誉359例。
在秦山核电站,首席技师何少华选择用30年时光扎根核电维修一线。凭借着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潜心钻研精神,参与了秦山核电换料大修30多次、国内外其他核电站的大小修工作10多次,主持完成反应堆顶盖驱动机构修复等10多项重大维修任务……
此次何少华获评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的消息传来,激荡起无数人心中的崇敬与自豪。
榜样如灯,照亮前行之路;楷模似旗,引领向善之风。
一位位先进典型涤荡心灵的精神洗礼,让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看!危急关头,来自桐乡的“90后”青年沈东和陆晓婷不顾自身安危,毅然徒手接住从6楼坠落的女童,用双手托起生命的奇迹;嘉善的普通村民夏国连跳入冰冷刺骨的河中,将落水老人成功救起;青瓦屋檐下,秀洲区新王桥村村民孟岳仙20多年无怨无悔,照顾长期卧床的婆婆和因病无法自理的丈夫,感动了身边无数人……他们以凡人身躯丈量人性高度、镌刻仁孝厚度,展现了文明最动人的模样。
当道德自觉融入城市基因,文明温度渗透市井烟火,嘉禾大地上“盆景式”的典型标杆早已化成“全景式”的文明风尚。精神文明建设,早已不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全体市民共同谱写的“振心曲”。
每一个晨昏交替,都是新的起跑线;每一次爱心传递,都在为城市文明续航。
精神文明建设之路,恰似一场永不停歇的“马拉松”,一程接着一程,步履不停、初心不改。
站在新的起点上,南湖儿女将继续以坚定的信念、不懈的追求,深耕厚植文明沃土,绘就更加绚丽的发展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