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结果

对市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75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6-23 16:01 信息来源:市经信局 浏览次数:

钱祖良代表:

您在市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快推进嘉兴市智算产业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市作为国家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枢纽节点所在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作出了打造“算力产业强市”的重大决策部署,目前已投运算力43696P Flops,约占全省算力规模的60%,2024年被列为全省首个万卡算力集群,在建项目5个,总规模350000P Flops,预计全部建成后,智算能力全国领先。先后印发《嘉兴市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和《嘉兴市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5—2027年)》,引育了宁畅信息、烽火台等服务器制造企业,银盾云、是石科技等算力平台,百度阿波罗、墨卓生物等算力应用企业,2024年平湖市获评浙江省算力“新星”产业集群。但是,正如您在建议中提到的我市智算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需加快产业发展。

针对您提出的建议,下一步我市将从五个方面抓好落实和推进。

一、针对加强智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充分利用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城市优势,编制《嘉兴市算力布局实施方案》,重点布局以嘉善县为核心引领,平湖市与桐乡市为两翼协同,配置完善X个边缘智算节点的“1+2+X”算力发展体系。围绕绿色低碳算力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润泽、阿里巴巴、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重大算力项目建设,坚持区域集聚错位发展和主体集中分类施策,打造万卡级高性能算力集群。建设高速高效、安全可靠的算力传输网络,降低网络延时,提升传输质量。2025年,全市算力规模达到5万PFlops,2027年,全市算力规模力争突破20万PFlops,打造长三角智算中心。

二、针对加强资源整合与调度方面

依托“乌镇之光”、银盾云等算力服务平台,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稳定、成本合理的公共云智能算力服务,推动算力服务泛在化、标准化,满足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算力需求。探索建立全市算力服务和赋能产业发展调度机制,纳入省级算力网络一体化调度平台统一管理,参与跨主体、跨区域的算力调度,提高算力资源使用效率。

三、针对培育智算产业生态方面

发挥我市算力基础先发优势、区位优势、数字制造业基础扎实优势、乌镇峰会平台优势、人工智能政策优势等,加大项目招引力度,依托乌镇之光、平湖润泽信息港算力中心等,打造乌镇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园、长三角平湖润泽国际信息港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争创人工智能和算力产业未来产业先导区。围绕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数据资源要素保障、人才保障、科技金融支持等方面迭代升级现有政策,加大海外青年人才引进支持力度,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争取国家、省产业基金支持,发挥我市科创母基金作用,积极打造长期陪伴的“耐心资本”。发挥贷款风险补偿池、政府性融资担保等作用,对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给予贴息、风险补偿等支持。

四、针对优化营商环境方面

抓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落地实施,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巩固企业开办“一件事”成果,深化企业迁移“一件事”改革。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八大举措,为企业及招商部门开展集中业务指导培训。引导金融机构围绕人工智能特点打造“数据资产贷”等专属信贷产品,发挥长三角(嘉兴)科创金融服务中心作用,为科创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提供普惠服务。充分发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等国际性平台功能,举办创客中国、“创·在嘉兴”、人工智能技术竞赛、“十链百场万企”人工智能专场对接会等活动,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

五、针对推动智算应用示范方面

认真实施《嘉兴市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推动场景应用为核心,加快赋能千行百业。按照发布场景开放清单、开展应用标杆推广、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夯实数据基础支撑、加快产业集聚的“人工智能+”推进路径,持续跟踪我市首批发布的10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榜单,重点推进工业领域AI赋能,鼓励人工智能模型在未来工厂、智能工厂等企业率先应用。聚焦“135N”先进制造业集群,开展轻量化标准化通用应用场景打造,鼓励制造企业联合模型企业开发融合创新产品、应用解决方案和智能体,攻坚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人工智能标杆企业、应用场景、“数智优品”和服务商,争创浙江省“人工智能+制造业”试点。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算力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提出更多的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