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嘉兴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6-23 15:30 信息来源:市交通运输局 浏览次数:

九三学社嘉兴市委会:   

贵单位在市政协九届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构建多式联运体系,助推枢纽经济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委员们嘉兴多式联运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一、关于“强枢纽”方面

通过“通道布局优化、枢纽节点提能、末端网络畅通”,加快全市航空网、公路网、水运网、铁路网“四网”融合,完善联运基础设施体系。一是布局内畅外联的骨干通道体系。全速推进南湖机场、通苏嘉甬高铁、沪苏嘉城际铁路、杭申线航道改造、苏台高速二期、市域快速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基本建成“公铁水空”联运枢纽。二是构建多层级全覆盖的联运枢纽体系。争取7月底建成嘉兴机场并试飞,年底开航推进嘉兴港独山港区A5A6、B21B22、B25B26的陆域建设,A区10号泊位码头工程新开工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内河公用作业区建设,加快平湖广陈、嘉善天凝、海盐于城等作业区前期工作,尽早开工持续推动海宁星光作业区、秀洲王江泾大桥作业区、嘉善陶庄作业区等公共作业区等码头工程建设,争取早日投产深化马王塘铁路物流基地及周边配套物流工程设计方案,明确项目建设内容、用地规模、资金来源等。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集疏运体系。一体布局机场周边道路、疏港公路、疏港铁路、支线航道,推动沪嘉杭铁路货运支线、S207省道建设,形成水陆协同、运行畅通的集疏运体系加快推进沪乍杭铁路前期工作,力争今年完成项目批复并开工建设,同时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

二、关于“创新点”方面

巩固海河联运、海铁联运成果,探索联运新业态新模式新供给,激发联运通道潜能。一是做强空陆联运模式。建成航空物流枢纽航空货站、保税物流、口岸联检等设施,推行“航空货运枢纽+异地货站”模式,湖州、苏州、绍兴等地作为首批发展的基础型前置货站,提升机场货物集散能力依托圆通集团构建“1+7”全球航空核心枢纽设施,打造全球一张网,根据企业运作实际情况,适时推进嘉兴机场海外货站的运营。二是做海河联运模式。深化“一枢纽八联十通道”海河联运布局,建成独山港区B25B26泊位和内河港池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杭申线嘉兴段三级航道改造工程,做好东宗线嘉兴段从“四改三”到“四改二”过渡,乍嘉苏线完成铁路桥方案定稿及二级航道标准调整,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二级航道零突破,同时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探索布局内河集装箱还箱点工作。三是做深公铁海铁联运模式。在现有铁路货场基础上,继续挖掘公铁和海铁联运集装箱潜力跟进沪嘉杭铁路线位及独山港进港支线线位,研究马王塘物流基地功能布局及经营模式等情况,争取早日开辟新的公铁、海铁联运点位,发挥基地公铁水联运效能。四是做新兴联运模式。开发低空经济新型业态,发展大中型无人机为主的低空物流联运通道,联动上海、苏州、环杭州湾等地区开展低空多元场景应用建设创新电商班列、高铁快运模式,推进联运模式多点开花。

三、关于“新引擎”方面

通过航线开辟、数据互联、主体培育,构建立体联运服务网络,释放多式联运市场动能。一是实施航线拓网行动。着眼“辐射全国,畅达全球”,建设辐射华北、华中、华南,通达美洲、中东、东南亚的国内外货运航空网络着眼“覆盖长三角、链接东亚”,推动嘉兴港腹地延伸至浙西、皖南、苏南等区域,开拓东南亚、东北亚航运市场。二是实施数据赋能行动。抢抓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政策机遇,推进“海河联运一张图、船舶货物一线牵、物流信息一点清”,对“浙江e港通”,建设“海河联运一体化数据平台”,加快“一单制”、“一箱制”落地应用。三是实施主体培育行动。大力引进国际货代,提升国际运输能力。引导凯鸿物流、宇石物流、环洋货代等企业转型多式联运经营人组建现代化集装箱海河联运船队,发展氢能绿色船供产业。打造“低空+电商物流”品牌,拓展场景应用,强化空中交通管理。四是实施装备提标行动。重点突破纯电、氢燃料、液化天然气等关键技术,开展“嘉兴氢能交通综合创新应用”,推进全国首艘64标箱氢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舶应用打造绿色廊道示范航线,布局绿色船舶加注、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全省率先建立起零碳运输体系推进嘉兴野猫墩物流园区—交通运输部零碳货运枢纽试点建设。

再次感谢委员们嘉兴多式联运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嘉兴市交通运输局      

                                                                  202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