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43号建议的答复
杨士东代表:
您在市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办好技能工作室,促进人才培养的建议》已收悉,现就建议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针对“健全完善技能工作室制度”方面
2012年起,我市已连续14年开展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工作,累计建成市级工作室184家、省级工作室38家、国家级工作室6家,涵盖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传统技艺等领域,每年开展技能培训超3000人次。2023年,制定出台《嘉兴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对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申报条件、认定程序、考核管理、政策支持等作出明确规定,并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对新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给予5万元经费补助,考核优秀的再给予3万元奖励,升格为省级、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给予1:1配套支持。补助资金可用于工作室开展项目研发、技术革新、成果转化、带徒传艺、技能培训等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制度,结合重点产业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迭代完善建设要求和评估体系,适当增加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等内容。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和企业提供配套支持,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二、针对“强化技能工作室的指导”方面
2024年,依托嘉兴市技师协会,成立了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联盟制度,促进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同时,组建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职业院校教师组成的专家指导团队,常态化开展考核评估、技术指导、技能推广、专题培训、项目咨询、考察交流等活动,有效提升了工作室领办人和核心团队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建立市级专家库,吸纳更多行业领军人才和能工巧匠,充实专家团队力量。持续“走出去、请进来”,组织工作室领办人到先进地区优秀技能大师工作室学习交流,共谋发展,合作共赢。
三、针对“加强技能工作室工作的宣传和交流”方面
去年以来,我们开设“技能嘉兴·工匠之城”专栏,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设成果、典型案例和技能大师的先进事迹。举办技能大师工作室成果展,展示技术创新成果、人才培养成效和新产品新工艺。组织开展技能大师工作室经验交流会、技术比武等活动,促进工作室之间的交流合作,有效提升了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社会影响力,营造了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办好“嘉兴工匠月”、职业教育活动周、世界青年技能日系列活动,持续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策划系列专题报道,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创新宣传形式,举办跨地区、跨行业的技能大师工作室交流活动,搭建更高层次的交流合作平台,推动技能人才培养再上新台阶。弘扬工匠精神,讲好技能故事,让“勤劳致富、以技立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最后,感谢对人力社保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嘉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