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信息 > 政府工作报告 > 报告落实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进展】嘉兴外贸“韧”力量背后的三重密码

发布日期:2025-07-30 10:00 信息来源:嘉兴日报 浏览次数:

嘉兴外贸.jpg

今年上半年,嘉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441.2亿元,同比(以下均为“同比”)增长5.0%,特别是出口达1870.4亿元,增长5.3%,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与活力。

这样的数据,展现了嘉兴外贸逆风前行的强劲动力——

今年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全球经济经历了贸易政策突变、供应链压力加大、全球投资疲软等挑战。而上半年嘉兴出口规模不仅稳居全省第四,连续两个季度保持扩张态势,甚至二季度较一季度增速还扩大了10个百分点。

在逆风中跑出强劲上扬曲线,嘉兴外贸靠什么?

韧在“新市场”——“一带一路”引擎轰鸣

“这几年,我们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增长明显,抵消甚至超过了我们在美国市场受到的影响,今年上半年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昨天,在位于海盐县于城镇的浙江拓肯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21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总经理张光耀自信满满,“今年销售额有望突破7亿元。”

数据印证了这条突围路径的强劲:上半年,我市对东盟、拉美和中东出口分别增长22.3%、13.9%和6.2%,非美传统市场整体平稳。尤为亮眼的是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表现,总值达956.7亿元,大幅增长16.7%,占全市出口比重首次突破五成。

统计显示,参加国际性展会,是目前开拓国际市场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今年初以来,嘉兴市商务局已在日本、阿联酋、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成功举办5场境外自办展,并计划陆续组织5000家次以上企业,组成200多个团组出境参展拓市。同时,我市还积极把客商请进来。广交会头部跨国采购企业走进嘉兴(箱包、电动童车)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暨广交会“贸易之桥”活动、联合国可持续采购嘉兴行等相继举办,让嘉兴企业在家门口拥抱新机遇。

新兴市场开拓亟需新航线支持。近日,一艘装载着400标箱涤纶丝、塑料切片等货物的巴拿马籍船舶从嘉兴港离泊,前往沙特阿拉伯吉达港、埃及苏科纳港,标志着嘉兴港“红海航线”正式开通。“新航线改变了原来使用接驳船从宁波转关出口的模式,每个集装箱可节省成本650元左右。”嘉兴外轮代理有限公司船务部经理刘晶晶说。

今年上半年,嘉兴港集装箱吞吐量达212.53万标箱,增长19.0%,增速高于全省平均8.6个百分点,居全省沿海港口首位。

韧在“新动能”——传统与新兴齐头并进

当前,以电、光、锂这“新三样”为代表,中国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正成为出口新增长点。那么,传统产业出口表现怎么样?在国际竞争激烈、产业转型升级方兴未艾的今天,它们还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外贸格局中保持长期稳定吗?

翻看嘉兴外贸的“期中成绩单”,答案跃然纸上:今年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887.0亿元,增长1.5%,其中集装箱出口增长66.1%,电工器材、紧固件也稳定增长;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603.1亿元,增长4.0%,纺织品、服装及玩具表现突出,玻璃制品出口增速达12.1%,显著高于整体水平。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过去以价格取胜,现在则以质量、技术、服务、品牌、标准取胜。”在浙江双箭橡胶股份有限公司的动态实验室内,总经理沈会民正带队加紧研发绿色阻燃输送带。这家乡镇企业出身的公司,刚刚拿下中国橡胶输送带行业首个ISO国际标准制定权。

传统产业的蝶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日积月累完成的。对企业来说,意味着更先进的管理理念、更多的研发和技术投入、更国际化的视野、更积极主动地研究与开拓市场、更加完善的售后与服务……

韧在“新生态”——数字引擎重构外贸

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695.4亿元,增长17%,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7.6个和8.5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在电商成为嘉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注脚的大背景下,跨境电商也异军突起,成为嘉兴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超车道”。

嘉兴以“直播+平台+跨境电商”三位一体改革为突破点,24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推动传统电商园区向跨境电商园区转型”“探索跨境电商地方品牌发展路径”“推动传统外贸产业向跨境电商业态转型”等工作入围省改革办创新领办项目,为外贸转型注入制度创新的活水。

全省跨境电商服务季启动仪式暨嘉兴跨境电商资源对接会力促1700余家企业与150余家服务商双向奔赴;“跨境电商信保+信贷”金融组合拳,精准化解跨境资金风险;9810海外仓新政巡回宣贯惠及503家企业。

更富前瞻性的是,“毛衫派”创新“产业带+专业市场+跨境电商平台”融合发展模式,其在迪拜设立了常年展示中心和海外仓,开展数字人直播、AI设计打版等前沿服务。

面对跨境电商人才缺口,嘉兴多管齐下提升“人的竞争力”。今年5月,有志于通过跨境电商为“嘉兴制造”带货的伊朗籍留学生阿拉斯图,在嘉兴市市场监管局的帮助下,“零次跑”即拿到营业执照。这是嘉兴市首例外籍自然人通过全程网办成功创办企业,也是嘉兴政府部门全力护航外贸发展的缩影。

今年初以来,嘉兴密集出台有力政策,汇聚财政、金融、物流等多方政策资源,以“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为原则,支撑外贸稳定发展。如今的嘉兴,从跨境金融服务到人力资源培训,从涉外法律服务到合规经营引导,政府和企业形成合力,精准破除企业“不敢走”“不会走”的痛点,促进企业“出海”从“单打独斗”转向“体系作战”。

回首向来萧瑟处,嘉兴外贸在风浪中展现的“韧”力量,正源自市场开拓的锐气、产业升级的底气与数字变革的锐气。当三重动能汇聚,一艘承载“嘉兴制造”的巨轮正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