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闻“汛”而动 全力筑牢防汛防台安全屏障
■全媒体记者 王培薇 蒋勤超 郭律显
本报讯 受台风“竹节草”影响,7月29日傍晚以来海盐普降大到暴雨,7月28日8时-30日16时,全县过程累计面雨量达100.7毫米。全县各地、各部门迅速进入防御状态,全力排查风险隐患,坚决筑牢安全防线。
昨天上午,海盐供电部门的专业检修队在县城西南富亭变电站开展防台安全检查。富亭变电站承担着南台头排涝站的电力保供任务,对县城排涝工作的安全有序运行至关重要。在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对变电站电缆层、房屋排水系统等进行了细致排查,全面杜绝渗漏风险。
据了解,在防范此次台风过程中,海盐电力部门创新采用“远程视频监控+保安现场驻守”双轨并行的巡视模式,重点盯防变电站房屋渗漏、集水井水位、排水系统运行状态及周边漂浮物风险。目前,包括110千伏富亭变、港浦变以及35千伏白洋变在内的多个关键站点均已实现24小时专人值守,并增加了对重要电力设施的特巡频次,确保各类风险隐患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形成有效处置闭环。
昨天,在杭嘉湖南排工程南台头枢纽管理所,记者看到,南台头闸的4孔闸门全部开启。截至当天上午10点,南台头闸累计运行五潮次,排水2854万立方米,南台头排水泵站累计排水679万立方米。
“为了抗击此次台风,我们将做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并根据实时降雨量、河道水位、上游来水情况,灵活实行闸泵联运模式,筑牢防汛防台安全防线。”南台头枢纽管理所运行组组长陈晔说。
为确保排涝正常运行,南台头枢纽管理所提前做好防汛检查工作,编制各项预案,密切关注各项水利数据。防御台风期间,南台头闸以每天两潮次、每潮次6到7小时的频率全力排涝。
同样属于杭嘉湖南排工程的长山河枢纽管理所也已将长山闸7孔全开,全力投入预排预降工作。截至昨天上午10点,长山闸累计运行五潮次,累计排水3713万立方米,长山河排水泵站累计排水516万立方米。
据了解,杭嘉湖南排工程是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骨干工程,南台头枢纽管理所和长山河枢纽管理所作为其中重要出海口,是防汛排涝工作中的关键点。据统计,自7月27日开始,长山闸开启3孔、南台头闸开启2孔预排预降,并雨势,逐渐加大至满负荷开7孔和4孔排水。截至昨天下午3点,“两闸两泵”累计排水近1亿立方米,筑牢防汛防台安全“堤坝”。
守住安全防线,人员转移安置至关重要。防御台风“竹节草”期间,全县累计排摸出应转移8369人,根据台风发展和预案等级响应要求,转移了1733人,集中安置了654人,启用避灾安置点(含临时)6处。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丰富防汛避险安置点群众的文化生活,武原街道(城投集团)在浙江开放大学(海盐学院)等避灾安置点开展文艺慰问演出,为安置点的100余名群众送上了一个个精彩的文艺节目,各项生活保障措施均已落实。
“节目表演得非常精彩,我把现场视频都发给了远在外地的家人们,让家里面也能安心。”被转移人员刘殿海说。
志愿者徐频表示,虽然外面风雨很大,但是希望能让工友们在安置点里感受到浓浓的暖意:“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海盐一定能顺利度过此次台风的考验。”
此外,由于正值枣蜜桃等农作物的成熟采摘期,为了降低台风对经济作物的影响,海盐县农业农村局第一时间响应,迅速部署农技专家下到田头,指导农户抗灾自救,全力以赴做好防御应对工作。
“我们组织巡查人员重点排查辖区农业主体,重点检查大棚加固、田间排水渠疏通、农资仓库防雨等情况,并安排农技专家前往各镇(街道),指导农户进行防灾工作,筑牢农业防台防线。”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同时,海盐农业种植户们也积极采取措施,及时采摘果实、提前采取抽水、加高加固低洼地区、巩固农业设施等措施,保障顺利度过台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