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增福祉 为城添活力
嘉兴城市更新政策持续“上新”
城市更新,让人民生活更美好。7月1日下午,嘉兴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宣贯情况新闻发布会举行,对今年4月14日起施行的《嘉兴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修订)》向社会各界进行宣传解读,探索更多城市更新的“嘉兴样板”。
新《办法》已施行
有何亮点与重点
从2022年嘉兴率先在全省发布《嘉兴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为城市更新提供政策支持,到2024年推出《城市更新技术导则(试行)》,进一步明确城市更新的技术标准和实施路径,再到如今实施《嘉兴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修订)》,嘉兴在城市更新领域持续“上新”。
“此次修订的亮点主要体现在完善适用范围、优化工作机制、强化规划引领和鼓励多元参与四个方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袁杰介绍,新《办法》明确,城市更新是在嘉兴市区城市建成区内,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城市空间形态和综合功能进行持续改善的活动;建立了工作协调、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机制;理顺了“专项规划—重点更新单元城市设计—详细规划—项目库管理”的更新规划实施体系;鼓励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参与,引导居民自主参与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多渠道筹措资金,完善市场化融资模式。
如何处理好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一直是城市更新中的重点难点,嘉兴有何“巧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万鹏现场解答道:“新《办法》从多个方面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通过采取微更新、微改造的方式,对建筑进行维护修缮和环境整治,避免大规模的拆除重建;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将历史建筑改造为博物馆、文化馆、艺术空间等公共文化场所,向社会公众开放,发挥其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功能;加强公众参与和监督,增强公众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目前,嘉兴在推动城市更新方面又有哪些支持政策?在全省率先探索土地混合使用、优化容积率指标核算规则、出台“工业上楼”支持政策……今年初以来,嘉兴围绕城市更新过程中土地复合利用、都市型产业发展、存量用地改造提升等重点领域,不断加强规划与土地政策融合衔接,研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持续在破解政策难题上发力,增强政策供给。
“更新”为民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百万民生。一组组数据可以窥见嘉兴城市更新中的为民情怀——
持续推动中心城区老旧房屋搬迁改造,助力1.1万户居民实现从“忧居”到“优居”的跨越式转变;累计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40588套(间)、市本级已有11宗地申请成为立体生态住宅试点;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00台、更新老旧电梯460台,惠及居民6000余户;累计建设省级未来社区71个,建成省级未来社区33个,实现镇(街道)全覆盖;着力打造“好城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3.18%以上,绿道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7.03%,实现“300米见绿、500米入园”……
近年来,嘉兴市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全面落实国家、省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决策部署,立足“建强主城区、提升首位度”战略定位,从“住房、小区、社区、城区”等多个维度精准发力,实现存量时代城市功能、品质与能级的跨越式提升,加快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漫步嘉兴,我们时常会发现,许多地方正在发生着变化:老小区、老厂房变成宜居地、打卡地,老楼宇、老遗迹成为新兴产业集聚地、历史文脉传承地……这些“绣花式”的微更新,既留住了烟火气,又让市民共享了新生活。市民脸上的笑容,正是对“更新为民”最生动的注解。
新《办法》实施后,下一步将如何推进城市更新工作进一步“落地生根”?“我们将聚焦嘉兴市建强主城区和高水平城乡融合的具体目标任务,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健全工作机制,把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作为推动嘉兴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面抓好城市更新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万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