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嘉兴 > 县市区 > 平湖市

一科创平台入选首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中试基地

平湖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同频共振

发布日期:2025-07-04 10:04 信息来源:今日平湖 浏览次数:

近日,浙工大平湖新材料研究院受邀出席2025年度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对接转化大会,并被授予首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中试基地”称号,成为嘉兴地区入选的2家中试基地之一。这不仅是平湖在推动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中跑出“加速度”的生动印证,也意味着我市在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和产业协同上驶入了“快车道”。

“中试,即产品正式投产前的试验,是创新落地的关键一跃,也是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的重要步骤。”浙工大平湖新材料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灯高说,中试基地的形成,需要合适的场地、齐全的仪器设备、专业的运行团队、复合型人才,以及政策的支持等。浙工大平湖新材料研究院中试基地目前已初步建成分析测试中心、基础实验室、中试孵化车间等完备的平台,具备从材料合成到产品试制的全链条服务能力,可提供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新产品联合开发、科技型企业引进与孵化等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服务,能够有效衔接研发与产业化需求。

此次推荐申报的中试基地涉及长三角九座城市,仅嘉兴就申报了11家。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展现的是浙工大平湖新材料研究院多年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突出成效。

自落户平湖以来,产学研接地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就成了浙工大平湖新材料研究院服务当地的主要方向。目前,已有7项科技成果在平湖的企业实现转化。研究院孵化注册的浙江明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复爱绿色(嘉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也顺利运行。其中,明斯特新材料所研发的产品,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此外,研究院还与平湖近70家企业开展各类合作,围绕企业需求形成了“模式+定制化”的合作方式,开展以技术交流合作为核心的全方位、多样化服务。目前已有10余项创新成果通过中试熟化,达成的研究成果也为平湖企业降本增效。比如其与嘉兴星越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具有抗静电性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干燥剂用包装材料》项目,产品综合性能与美国杜邦相比更优,项目执行期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近1800万元。与艾华(浙江)新材料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新能源车用新型减振降噪阻尼材料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产品在2024年产值达500多万元。

此次浙工大平湖新材料研究院中试基地的获授,不仅彰显了平湖在技术成果转化方面的突出实力,也进一步畅通了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促进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和产业化。“我们的中试基地将继续加强检验检测服务平台、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建设,深度融入G60科创走廊建设,全力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陈灯高说。

持续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共振,平湖一直在路上。截至目前,平湖的科创平台已经与本地300余家企业建立服务合作。比如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平湖创新中心与平湖在德国共建了嘉兴(平湖)·慕尼黑海纳孵化器,助力平湖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上海交大平湖智能光电研究院通过光电子芯片公共服务平台,大幅提升了平湖在光电子领域的研发实力和影响力,推动了平湖光电产业协同创新。浙江东华纳米技术研究院则聚焦纳米纤维材料的技术研发,推动纳米纤维材料在芯片、生物医药、新能源电池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及产业化,计划孵化培育一批该领域优质企业,在平湖打造聚焦纳米纤维的新材料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