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关于对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14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7-09 13:08 信息来源:嘉兴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庄应强委员

在市政协九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嘉兴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市教育局会同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商务局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针对“加大投入,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方面

来,全市高校先后有4名人才入选省“鲲鹏行动”计划。2024年,嘉兴大学祖霍夫教授成功入选省“鲲鹏行动”计划,学校现有入选数位列省属高校前列。2024年,我市共有41名省级以上人才计划入选者、57名市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在浙大国际联合学院、嘉兴大学、嘉兴南湖学院等3所高校全职工作。嘉兴大学集聚了全职院士3名、柔聘院士11名、博士750余名;嘉兴南湖学院自转设以来全面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专任教师队伍博士占比已由原来的17%提升至43.3%,师资队伍质量明显提升。市财政支持嘉兴高校打造高层次人才聚集高地,保障高校高层次人才享受市级人才专项资金补助,每年投入约5000万元用于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有效推动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2025年以来,市委科技委将“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试点”列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十大试点,由嘉兴大学、嘉兴市第一医院先行先试,探索建立不同类型人才侧重不同业绩的科研人才和实验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加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仪器设备共享等在人才职称晋升中的权重。下一步,我们将探索建立市属公办高校发展联审协调机制,将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纳入联审协调内容。相关部门将结合我市高校实际发展情况,出台在嘉高校高层次人才补助管理办法,统一补助方式、补助标准等,计划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高校人才补助专项,进一步支持高校人才队伍建设。

二、针对“深化协同,促进人才资源共享”方面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动人才政策校地贯通,与在嘉高校共建人才联盟、人才发展研究院、高层次人才科技文献中心等平台,将学校新引进人才纳入市人才专项资金保障范围。如嘉兴大学2019年以来教职工获得市财政各类补贴14769余万元。持续推动人才资源校地共享,各高校积极开展“博士服务地方专项行动”“创新团队进行业”等活动。如嘉兴大学探索形成“政府-当地企业-学校”三位一体的人才工作新模式,2024年学校741名博士组团服务地方企事业单位887家,完成项目1281项。嘉兴南湖学院积极推进“创新嘉兴·校企博士共享工程”,推动科创资源与地方企业生产实践精准对接,加快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嘉职院组建50多个由教授、博士领衔的技术创新服务团队,按照“企业出题、联合破题”的方式,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项目攻关。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全市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校企高端人才有序流动,大力实施“双岗互聘”行动,从高校院所遴选人才进入企业担任科技副总,从企业遴选科研骨干进入高校担任产业教授,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人才更好地有序流动,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针对“优化政策,完善师资培养体系”方面

近年来,我市通过推进“双师型”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师资培养体系,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开展校企联合培训与挂职实践。如嘉职院实施“访问工程师”百人计划,立项访问工程师和科技特派员项目30项,实现专任教师企业实践锻炼100%全覆盖。二是引入企业技术专家进校。如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建立行业(企业)导师队伍,规模超50人,并设立2个市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三是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如嘉职院出台《“双师型”教师认定与管理实施方案》,明确认定标准与激励机制。2025年以来,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统一部署,我市顺利完成首次全市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通过推进“双师型”教师认定,职业教师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嘉职院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7.55%,南洋职院“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5.2%。下一步,我们将支持在嘉院校建立健全教师定期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合理安排教师在企业关键岗位挂职锻炼,确保教师深度参与企业实际运营。积极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项目,推动教师与企业技术团队深度合作实现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支持院校设立“双师型”教师专项津贴。受制于现行政策,高校教师出国经费列支渠道尚不具备调整条件。市级相关部门将在改革完善市属公办高校财政保障方式过程中,统筹考虑高校教师出国经费保障,并支持教师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指导学校合理安排出国经费。

感谢您对嘉兴教育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