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关于对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15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7-09 13:09 信息来源:嘉兴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姚建新委员

在市政协九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支持在嘉兴本地高校设立艺术类院系和专业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市教育局会同市人力社保局、市文化旅游局、嘉兴大学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针对“依托现有高校资源,设立艺术院系”“建立长久的培养机制”方面

目前嘉兴各类全日制高校(包括校区)共10所,五县两区均有高校布点,形成了全域覆盖,校地共建共赢的发展局面。在10所高校中,嘉兴大学、嘉兴南湖学院、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嘉职院、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本土高校均建有艺术院系,但基本以美术类专业为主,音乐舞蹈类专业没有布点。2023年嘉兴大学开设了“现代吉他演奏”微专业,个性化支撑学生文艺素养提升,目前在学人数58人。沪杭高校在嘉校区中,建有艺术类专门院校——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浙江传媒学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建高校,综合实力稳居全国传媒院校第二,现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我国传媒人才培养的摇篮与重镇。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2011年9月正式建成,现有教职员工600 余人,在校生5800 余名。校区在嘉兴设有华策电影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文学院和音乐学院等五个二级学院,开设了戏剧影视导演、表演、摄影、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网络与新媒体、文化产业管理、舞蹈编导、音乐表演等20个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居全省高校前列。综上,在嘉高校艺术类院系、学科专业布局比较充分。下一步,我们将支持嘉兴大学增设设计学硕士学位点,提高文艺人才培养层级。支持各高校艺术学相关本专科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内涵,打造专业特色,建设地域文化育人课程体系。同时支持本土高校对标《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和《关于加快普通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要求,做好专业增设规划、需求调研和人才培养方案论证等前期工作。

二、针对“推动文艺社团建设”方面

近年来,在嘉高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构建高质量、一体化、贯通式“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各高校文艺社团建设发展如火如荼,取得了积极的育人成效。如嘉兴大学建有书画协会、大学生艺术团、红船剧社、吉他协会等文化艺术类社团26个,会员达2500余人次,年度开展各类艺术活动达百余次,覆盖学生万余人次,成为文艺活动中长久保持鲜活生命力的重要来源。各高校积极推进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实践进社区、进农村,拓展大学生文化艺术实践的时间和空间。积极举办公益晚会及系列社区文艺演出,赴嘉兴驻嘉部队、嘉兴市干休所等地慰问演出。如嘉兴大学话剧《初心》自201712月首演以来,已在全国范围内累计巡演160余场,线上线下覆盖观众突破4亿人次,获《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及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百余家媒体累计上千次报道,受到广泛好评。下一步,我们将支持在嘉各高校以器乐为试点,探索实施“A团示范、B团提质、C团普及”的三级联动社团体系,培养一批更高素质、更专业化的文艺人才。进一步推进与省内外文艺院团、文化机构的合作,面向社会开展高质量演出。

、针对“满足市民文艺需求”方面

近年来,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牵头以精品扶持为撬点,提升原创艺术生产动力,修改完成《嘉兴市文化精品工程重点项目扶持奖励管理办法》,进一步扩大对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文艺作品的奖励力度。开展全民艺术节和“全民艺术普及月”等系列活动,面向全市艺术爱好者推出“禾你学艺”嘉兴市民艺术课堂,全市范围内10个“禾你学艺-乡村艺术课堂”正式授牌,开启艺术乡建新模式。开展“新禾计划”青年大师班,培育我市本土原创音乐新力量,建立首个“嘉兴美术馆公共美育实践基地”,推动美术资源下沉基层。2024年,市本级安排315万元资金引进精品剧目,成功展演《四世同堂》《白鹿原》《杜甫》《李白》《咏春》等精品剧目13部。举办第十一届国际漫画双年展,开展“漫画进校园”“漫画奇妙夜”“名家漫谈”等系列活动。举办“逸江南——长三角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人物篇)”“嘉兴历史人文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最忆是江南——中国画家走进嘉兴美术作品展”多场展览、学术活动,以时代新作促进全市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在嘉高校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支持嘉兴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继续坚持文化惠民,推动“文艺赋美·全民艺术普及工程”走深走实。健全文艺表演团队与演艺新空间联合发展机制,根据文艺表演团队的生产能力、服务水平、团队建设、运营管理开展综合评价,将高质量发展的艺术表演团队纳入政府采购服务名单,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新空间的运营服务,健全文艺赋美常态化机制,让全民艺术普及更见成效。

感谢您对嘉兴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