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关于对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16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7-09 13:11 信息来源:嘉兴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王理想委员

在市政协九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统筹推进嘉兴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市教育局会同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国资委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针对“优化专业结构,增强产业匹配度”方面

近年来,在嘉高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聚焦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时尚(服装)、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主动布局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专业,大力推动学科、专业群与地方产业群深度对接。如嘉兴大学成立服务嘉兴办公室,构建校地全方位、地市全覆盖的联络服务机制,围绕嘉兴“135N”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嘉兴产业发展地图,积极布局智能科学与技术、设计学等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增设智能制造工程、数字经济等新兴专业。嘉兴南湖学院明确“工科为主、文理结合”的办学方向,坚持专业动态调整,由原来的37个调减为32个,工科专业占比从47%提高至62%,学科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匹配度基本达到90%。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新增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等13个紧缺、热门专业,新建航空与轨道、网络空间安全2个专业群,形成十大特色专业集群。下一步,市教育局将协同相关部门加强政策研究,充分吸收借鉴兄弟城市成功经验,适时推出嘉兴版“市属公办普通高校建设发展联审协调机制”,破解当下市属公办高校管理体制机制难题,引导高校办学规模、学科专业设置等与我市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智造创新强市的需求相契合。

二、针对“支持高校提升平台能级,增强创新服务能力”方面

近年来,我市支持在嘉高校高质量推进科创平台建设围绕嘉兴市数字经济、新材料、新能源三大科创高地建设与区域产业创新重大需求,校地校企合作建立“科学研究—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全链条体系的高能级科创集成平台。如嘉兴大学聚焦“互联网+”、生命健康科创高地,打造全省多模态感知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医学电子与数字健康重点实验室、生命健康智能感知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系列平台,联合院士团队开展科研攻关,实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军工委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突破。高水平推进关键技术攻关聚焦重点行业企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需求,强化有组织科研,协同开展科研创新技术攻关。如嘉兴大学近五年以服务为依托,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省顶尖人才计划等省部级以上项目510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70余项,实现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省级科技合作类重点项目等的突破。高效率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与地方政府共建创新服务平台,推进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嘉兴大学G60科创走廊产业与创新研究院、嘉兴市大学科技园应运而生,近五年承担横向科研项目173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800多项,为地方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引领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中国校企合作好案例奖。下一步,市教育局将协同相关部门支持高校牵头或参与建设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申报科技创新项目,联合申报科技成果奖。

、针对“深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服务体系”方面

近年来,我市积极搭建高校与企业的沟通桥梁,支持在嘉高校紧密对接地方企业人才需求,着力建设“产学研用转创”新型载体,与地方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验实训基地、卓越人才培养试验区等,共育高层次人才市发改、教育等12个部门联合出台《嘉兴市产教融合“五个一批”实施工作方案》,从2020年起市本级安排产教融合“五个一批”项目建设专项奖补资金。截至2024年,全市共立项市级“五个一批”五大类285个项目。2021,市经信、教育联合启动产教融合嘉兴订制工程,印发《嘉兴市支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2022首批认定市级重点建设现代产业学院132025年,第二批认定市级重点建设现代产业学院12个,大大促进院校与区域经济产业或产业集群的紧密对接。目前嘉兴大学、嘉兴南湖学院牵头的3个产业学院已被立项为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嘉职院牵头3个项目入选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下一步,我们将借鉴苏州等城市经验,进一步健全完善校企合作协调机制。集成教育和产业资源,创新校企合作方式,聚焦嘉兴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需求,深化教育教学与课程体系改革,将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融入课程体系,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着力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感谢您对嘉兴教育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