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46445/2020-376073 | 文号: | 嘉政办发〔2020〕51号 |
发布单位: | 市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0-08-28 |
[政策施行后跟踪解读]打好“组合拳”,让嘉兴的土地“活”起来 | |
政策原文>> | |
发布日期:
2020-
10-
09
17:
38
信息来源:
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来源:《南湖晚报》2020年10月9日第7版,记者:吴觉,通讯员:严伟、秦翀。
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珍惜并充分利用好每一寸土地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土地资源约束日益加剧,一方面城市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短缺,另一方面“五未”土地(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达标)也屡屡出现。 如何用好每一寸土地,让“寸土”变“寸金”? 近日,我市印发了《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再提升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致力于精准推进“五未”土地的处置,不断提升供地率、开工率、竣工率、投资率、达产率、更新率、集聚率,充分发挥资源要素对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作用。该《通知》于10月5日起正式施行。
目标已确定 项目建设周期将会被不断压缩 也许你会好奇,该《通知》到底涉及了哪些具体内容? 其实,《通知》包括3部分,即工作目标、工作内容、保障措施。其中,在工作目标方面,《通知》明确了要素保障能力不断增强、项目建设周期不断压缩、土地利用效益不断提升三方面内容。 记者了解到,在要素保障上,2020至2022年,全市每年供应土地4万亩以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民生健康产业做到“应保尽保”,统筹45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到2022年底,全市2017年前批而未供土地全部清零,完成建设用地复垦3万亩以上。 而在项目建设周期方面,《通知》也明确提出,“到2022年底,新批准建设用地一般在8个月内完成供地。建设项目从拿地到开工建设周期一般压缩在10个月以内。应开工项目开工率达到90%以上。所有建设项目开发周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应竣工项目竣工率达到70%以上。 此外,为了提升土地利用效益,2020至2022年,全市依法依规整治“低产田”企业3000家以上。每年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低端行业整治涉及企业500家以上。全市工业用地亩均税收达到20万元以上。
打好“组合拳”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将获提升 当然,目标的实现需要精准打好“组合拳”。 开展供地率再提升行动、开展开工率再提升行动、开展竣工率再提升行动、开展投资率再提升行动、开展达产率再提升行动、开展更新率再提升行动、开展集聚率再提升行动……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沈金德介绍,为了实现上述的工作目标,接下来,全市将开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再提升七大专项行动。 其中,在开展竣工率再提升行动中,接下来,我市将全面核实已开工但尚未竣工的项目,查清开发情况、位置、面积、用途、约定竣工时间、未竣工原因等情况。对项目业主无力继续开发的项目,符合转让条件的,鼓励整体转让;对具备分宗条件的项目,允许分割转让;对超过约定竣工期限的项目,坚决处置到位。同时,我市也会积极推进综合测绘、“竣工测验合一”等审批模式,减轻企业负担,并完善项目批后监管制度,严格合同履约监管。 “七提升”行动将为期三年,各县(市、区)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全面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市级各相关部门也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在接受采访时,相关专家表示,《通知》的下发如及时雨,“在土地资源短缺的背景下,确实应该要坚持‘亩均论英雄’,实现要素高效利用。而坚持实施土地利用全过程管理,实现项目开竣工、投达产、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和土地使用权退出的全过程管理,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 信息来源: |
|
|